木头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节,八零年代回国建厂,木头山,浪浪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用花费很长时间跑回家,还能住进麦芒工厂的楼房,没心没肺的孩子们瞬间欢呼起来。
不大的两室一厅,放了四张床,一米五的双人床,每张床上都睡了四五个孩子,横着睡,也不会太拥挤,吃饭是在食堂解决的。
“感觉这次的雨比上次的要大啊……”李麦芒看着天气预报里,他们这里明天后天都是雨,还都是大到暴雨。
上次的大雨也没有引发山洪,这次第一天就出现了山洪,李麦芒总觉得这次的大雨有些危险。
果不其然,第三天的时候,李麦芒通过电话,知道隔壁县出现了山体滑坡,有个村子受灾严重。
山体滑坡的地方距离他们村子并不算太远再加上他们这里发生了山洪,孙星让他们一定要加强巡逻,一旦发现苗头,立刻转移到安全地方。
第四天,工厂停电了,可能是哪里倒了一棵树,把电线压断了,也可能是变压站出了问题,或者是电线杆倒了……
总之,停电的原因有很多,想要恢复却很难,首先他们没办法及时通知电力部门,说他们这里停电了,只能开车一个多小时跑过去告诉他们。
其次,这样大的暴雨,电工也没办法出来修复电路,所以,想要恢复通电,首先要等雨停。
没有办法跟外界联系,工厂也因为停电没办法继续开工,所有人都呆在宿舍区,好在大家住在这里快一年的时间,什么东西都有。
有书的就看书,甚至还有几个演奏团,演奏的曲目风格还各不相同。
甚至罗村的人白天都会来工厂里,专门过来看表演,反正下大雨,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李麦芒也喜欢看表演,这表演不比后来拿着拿着208万,假唱假演的“艺术家们”有实力的多,有看头的多。
看完表演,临近傍晚,搬着小板凳回来的时候,看到宿舍楼里,李杰、何庭这些研究员的房间都亮起了昏黄的灯光。
路过他们的宿舍,可以看到,几个人房间里的桌子前都凑着一堆人。
因为过于好奇,李麦芒也贴在窗户上,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书桌的中间,放着一根不知道燃烧了多久的蜡烛,被牢牢的固定在桌子上。
啧,感情供销社的蜡烛都让他们买走了,李麦芒心里暗想,怪不得停电之后,快傍晚的时候,她想着去供销社买根蜡烛晚上照明,销售员说卖完了。
桌子上是一堆纸,每个人都在忙碌的写着,算着,做记录。
而在他们的身边,地上铺着块布,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零件。
“老师,这种材料我们之前已经试验过了,强度不够,不过耐火性比较好。”
“这个数据是我之前在下班的时候,用电脑测的。”
“我不是说了,所有的数据除了用电脑检测之外,还要另外人工检测一遍……”
灯光很昏暗,他们却在这样昏暗的灯光下一遍一遍的校对着小小的数据,生怕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平时的工作太忙,他们只能忙里偷闲做研究,放假的时候,就聚集在一起,进行核对,以及验证。
突如其来的暴雨对于他们来说是意外之喜,几乎所有的研究员,在停电之后,第一时间就去供销社买了大量的蜡烛。
他们以前做研究的时候,停电也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一些一线的老师傅们。
因为国家不富裕,哪怕已经尽可能的供应研究人员做研究,依旧没办法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环境。
甚至他们的工资也都不高,尤其是等到改革开放,和世界接轨之后,物价飞速上涨,研究员的工资却赶不上飞速上涨的物价。
高学历研究人员收入远远低于经商的,以后还要低于娱乐圈。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不是句笑话,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人都有缺点,但是一些缺点,无法掩盖他们做出的贡献。
有人长时间趴在桌子上,有些腰酸背痛的,想着伸展一下,转头就看到了趴在玻璃窗上的李麦芒。
当即吓得一哆嗦,惊动了其他人,大家看到李麦芒,也是吓一跳。
漆黑的夜色,只有他们房间里有亮光,李麦芒趴在窗户上,仿佛是黑夜里的女鬼。
就算大家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看到这样的一幕心里也是直打哆嗦。
直到杜详看出来这是李麦芒,气笑了,打开门说:“你要想看你就进来看呗,你说你贴在玻璃上,把大家吓的,我年纪大了,你也不怕把我送走啊。”
李麦芒尴尬的笑笑,她刚开始就想着看一眼就走,谁想到会被他们发现啊。
“这蜡烛太暗了,容易近视,你们早点休息。”
“没事,这蜡烛也不算暗,刚才是天还没彻底黑,等会儿再点一根,两根一点都不暗。”
李麦芒张张嘴,看着杜详眼睛上厚厚的镜片,也没再说话,其他的宿舍里,大抵也都是类似的情景。
这些研究员们在麦芒工厂最大的特殊化,大概就是给他们每人分的宿舍是两室一厅的,其他的工人都是单人间。
李杰的媳妇过年的时候来了就没走,儿子带着孙子孙女回家继续上学去,她留在这里料理李杰的日常生活。
他们家原来的房子也并不宽敞,一家六口住在首都五十平米的房子里,租房,李杰还没分到房子呢,他资历不够。
来到这看到李杰自己住在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全家人都高兴坏了,孙子甚至还问过李杰,他们以后是不是就住这里了。
只是孩子们的户口都还在首都,这里的教学水平也确实堪忧,最后孙子离开的时候哭的厉害。
儿子儿媳却高兴,原本六人住的房子,现在只住四个人,自然宽松很多,尤其是父亲这一看就知道没受苦,也不用担心他。
像李杰这样的情况有很多,这个年代房子少,分房子的时候只能先紧着老资历,或者是有突出贡献的。
但是有些研究,它本来就是需要积年累月的不停投入,才有可能出结果,就是这样那样,各种原因,很多人都分不到房子。
这些研究员来工厂之后,有些家是农村的,另一半没有工作的,就让他们拖家带口的来了,反正实得八十多平的两室一厅,住上三四个人不成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